张五常谈经济:全球大萧条已成定局,中国不可不做七件大事

2022-12-26 01:19:00

回想美国的黑色星期五,经济一片萧条,多少国家和城市惨遭毒手,有好长一段时间处在经济萧条的状态。

因此我国经济学家张五常说道:“全球大萧条已成定局,中国不可不做七件大事。”

出现经济衰退局面

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了世界众人一个沉重的打击,为了防止疫情的传播,实行封城停业之举。

这些措施虽然可以很好地控制疫情,但是对于全球各国的经济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,也让我们看到了经济上的弊端。

看到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危机,人们联想到了1921年的美国经济危机,因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垄断主义导致经济萧条。

不仅给本国带来了严重损失,造成美国就业率急剧下降,企业纷纷倒闭,也给全球的各个国家带来了很大损失。

而如今在疫情的冲击之下,各国的经济都受到极大地影响,一些国家的股市纷纷下降。

西方国家股市的下降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,这让很多国家恐慌,生怕重蹈覆辙。

为了应对这一局面,一些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来保护经济贸易的发展,美国开始实行宽松政策,再加以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。

而日本、德国等国家纷纷出台经济救助计划,可是这些政策却对现在的市场无济于事。

一些专家表明这次的经济危机与1921年的那次明显不同,现在金融经济体制还十分完善,只要通过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应对。

中国身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参与者,一定会有很大的风险,面对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危机,中国要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,化险为夷。

经济萧条之策

唯物辩证法认为,危与机总是相互存在的,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,两者相辅相成。

在一定条件下,危与机可以相互转化,危中有机,机中有危,只要把握好机会,找到正确的方法。

积极应对、科学应对,准确应变、主动求变,就会在危机中发现机的希望,把危转换为机。

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,遇到经济萧条是一件大概率事件,为了应对经济萧条,中国会做出合适的应对方法,来巩固经济的发展。

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指出,为了解决经济大萧条,中国不得不做七件大事。

第一,首先中国要取消出口关税,打开世界自由贸易的大门。

不要担心中国会因此陷入经济萧条的局面,要相信中国有能力、也有本事可以解决这一局面。

经济萧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保护主义的盛行,国际贸易大幅度收缩。

如果中国反其道而行之,取消进口关税,资本主义的反垄断措施将会暴露在阳光之下,资本主义国家将会失去保护伞,贸易交易也会更加自由。

第二,关于金融经济改革。

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现在的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无一不是经济体制的改革。

从之前的开设经济发展特别行政区,到现如今开放黄河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。

我们要好好转变经济高速度增长到经济高质量发展,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。

第三,要发挥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重要影响力。

中国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,大国应该有大国的风范,在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当中。

中国拥有一定的决定权,中国要做全球化经济的积极推动者,带领其他各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。

第四,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

现在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,是许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。

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新体制,中国应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。扩大自贸区试点,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纳入试点范围。

第五,坚持多边和自贸区两个轮子一起转。

我国身为世贸组织的一员,对外涵盖百分之九十八的对外贸易。

多边贸易体系是我国巩固贸易大国的重要方式,因此我们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,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。

第六,注重依靠改革推进经济发展。

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石,为此,我们要积极创新、勇于创新。

推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,建设创新平台,开展区域集聚试点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。

第七,关于国民经济收入和居民消费的数据,还是不要向大众公布,不知道这些数据有多少虚假成分,调查清楚之后,统计好数据,再对外公布。

总结

中国作为一个大国,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本国经济发展,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,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。

面对挑战,中国也要做好应对之策,做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,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。

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保障和改善民生,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核心关系。

因此,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旗帜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

建设富强、民主、和谐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
海外充值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双桥便民网版权所有